蘇州市姑蘇區堅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”的重要理念,聚焦群眾身邊的“急難愁盼”,通過問需于民、快速響應的“大走訪”行動,解決民生訴求,將服務的觸角延伸至街巷里弄的細微之處,以“微改造”統籌推進城市逐步更新,切實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。
閑置桌椅“以舊換新”
架空層變身“共享客廳”
在近期“大掃除”“大走訪”行動中,平江街道梅巷社區志愿者發現梅巷花園13幢架空層是居民日常聚集聊天的熱門場所,部分居民習慣將家中閑置的舊桌椅放置在公共區域,整體美觀度不足,也影響居民休閑體驗,還存在安全隱患。
為改善這一問題,梅巷社區對接小區物業,積極聽取群眾意見,共同策劃“以舊換新”行動。由物業對13幢架空層進行精心改造,并購置一批嶄新公共座椅,替換原居民自發擺放的廢舊椅子,將原本閑置、雜亂的空間打造成“共享客廳”。改造完成后,居民在此避暑納涼、休閑娛樂更加舒適宜人。
暖“新”驛站“微服務”
精準關愛新就業群體
居民向金閶街道濱河社區反映,三元三村內網紅美食街人氣旺盛,快遞、外賣小哥往來穿梭,缺乏固定休息場所。
社區收到反饋后,積極協調商戶資源,因地制宜打造暖“新”驛站,在公共區域角落增設飲水機、微波爐、手機充電插排和休閑桌椅,為小哥提供歇腳、喝水、充電等基礎服務。同時,社區定期邀請醫生駐點,提供免費測血糖、量血壓等基礎體檢,聯合律所開展“法律微咨詢”,解答勞動糾紛、處理交通意外等常見問題,積極為“兩新”群體提供貼心服務。
疏解枝葉遮光困擾
回應居民“陽光訴求”
家住倉米巷17-3號院的居民向滄浪街道西美社區反映了一個煩心事,院內樹木因多年未修剪,生長得過于高大茂密。繁盛的枝葉不僅嚴重遮擋了低層住戶家中的采光,使得室內光線昏暗、通風不暢,還容易滋生蚊蟲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部分樹枝歪斜下垂,遇到風雨天氣,存在折斷墜落的安全隱患,成了懸在居民頭頂的“隱憂”。
面對這一迫切訴求,西美社區迅速啟動響應機制,積極對接相關部門。在充分聽取居民意見的基礎上,制定了科學修剪方案。施工期間,修剪人員嚴格遵循方案,操作細致規范,冗余的枝葉被有效清除,低層住戶家中的采光和通風條件得到顯著改善。同時,修剪中也最大限度保留了樹木的主體形態和健康生長態勢,兼顧了綠化效果與居民需求?!皹渲π藜艉螅依锪撂枚嗔?,感覺舒服多了!”居民紛紛為社區的高效行動點贊。
需求排摸“精配置”
公共座椅升級居住體驗
白洋灣街道以“大掃除”“大走訪”為契機,通過社區走訪、網格巡查,廣泛征求居民需求和意見,制定增設休閑椅的具體方案。通過兩輪排摸,最終確定轄區內17個小區需更新“一桌四椅”共計15套、便民椅68個。
同時,街道發揮網格員的巡查的作用,一方面主動和居民宣傳新增座椅的位置,并倡導居民愛護座椅,另一方面定期檢查座椅是否安裝牢固,確保居民安全。
城市的溫度與品質,在于對每一個微小需求的真誠回應,在于讓居民從“旁觀者”真正成為家園建設的“參與者”和“受益者”。當居民的困擾不斷轉化為社區的“好風景”,當基層的“小切口”持續改善著民生的“大體驗”,姑蘇便在這“雙向奔赴”的互動中,不斷煥發新的生機,繪就出人人參與、人人享有的文明幸福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