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四合,華燈初上。在張家港,文明實踐的燈火正悄然點亮一個個充滿煙火氣的夜晚。公益市集送清涼,夜讀空間飄書香……豐富多彩的“夜模式”正融入城市肌理,讓文明新風與城市活力在夜色中交相輝映。夏日炎炎,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潮卻絲毫不減,一系列精彩的活動點亮了市民的夏日“夜時光”,讓文明實踐在夜色中動起來、亮起來、活起來。
“夜服務”送清風
精準觸達惠鄰里
暑氣未消,何處覓清涼?越“Yeah!”越文明。樂余鎮文明實踐“夜模式”系列活動暨“樂文明·好習慣”主題集市給出了答案。
步入市集,熱浪被熱情取代。居民通過領取集章卡開啟“樂文明十二條”探索之旅:《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》互動展板前人頭攢動;“樂小宣”宣講員用身邊故事講述文明力量;志愿者宣講文明餐桌、文明經營等理念;萌寵愛好者通過文明養寵知識問答,贏取愛寵的實用“裝備”;孩子們在文明交通模擬游戲中學會安全出行;青少年們在網絡安全游戲棋中記下文明上網的小竅門;納涼電影區的愛國主義影片點燃了在場群眾的愛國熱情……這場以“文明”相聚的市集熱鬧非凡,不僅送來清涼與歡笑,更讓文明之風沁潤心田。
星光點亮,夏夜市集開始升溫。近日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星光煙火處 文明幸福時”文明實踐活動在冶金園(錦豐鎮)洪福村(天福社區)舉行,不僅點亮了夏夜,更溫暖了民心。
現場,“張聞明”宣講團資深講師講述好人故事;農工黨張家港市醫衛二支部專家開設夜間義診,守護當地群眾健康;專業心理老師開設“情緒魔方”沙龍,護航青少年心理健康。“晚飯后來逛逛市集,不僅能聽講座,還能進行健康檢測,真是方便又充實!”居民們紛紛點贊的文明實踐“夜模式”,精準對接了居民“白天忙、晚上閑”的實際需求,將政策宣傳、便民咨詢、惠民市集等服務打包送到活動現場,一站式解決居民的生活需求,在煙火氣里傳遞文明溫度,讓獲得感與幸福感觸手可及。
清朗夏夜,江畔璀璨。近日,德積街道啟動“德惠幸福夜”新時代文明實踐“夜模式”系列活動,將圍繞文明實踐·鄰里光影夜、文明實踐·周周文藝夜、文明實踐·平安志愿夜、文明實踐·商圈潮玩夜、文明實踐·花“young”充電夜、文明實踐·江村漫游夜六大類別,廣泛開展多領域、多形式的特色活動,讓居民在“夜生活”里感受“文明味”,在“煙火氣”里體驗“幸福感”。
“夜學堂”沐書香
充電賦能潤心田
近年來,“白天上班,晚上學藝”的市民夜校在張家港火爆升溫。從專業技能提升到國畫、聲樂等興趣班,市民們下班后紛紛走進課堂,為生活添彩。
“以前下班后想學點東西,但路上來回奔波很費時間。現在公司附近就有教學點,走過來很方便。”剛在市青年中心上完親子溝通課的王先生坦言,課程不僅解決了家庭相處中的實際問題,更讓業余生活變得充實。居住在德積街道北蔭村(學前社區)的李女士也有同感,她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參加插花課后表示:“在‘家門口’就能接觸到優質課程,輕松甩掉工作疲憊,既實用又舒心。”
除了夜校課堂,圖書館與農家書屋則成為港城夏夜的“清涼充電站”。空調送來的習習涼風裹挾著濃郁書香,兒童繪本區,親子共讀的畫面溫馨動人;學習區,孩子們凝神專注,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不絕于耳。這里的“清涼+充電”模式,為居民辟出一方舒適的閱讀學習天地。書香縈繞間,不僅消解了夏日的酷熱,更讓每個夜晚的心靈都在知識的滋養中變得豐盈而充實。
夜幕下的港城,文明實踐的燈火處處可親。它照亮了“家門口”的便利與溫情,點燃了鄰里的歡聲笑語,承載著學習的渴望與運動的激情,更以開放的姿態匯聚起共建共享的力量,讓文明張家港的夜晚,流淌著別樣的溫度與光芒。